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城市治理根系,将“边角地”“闲置地”转化为居民身边的绿色福祉,以口袋公园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通过“见缝插绿、精雕细琢”,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多元、生态宜人的口袋公园陆续建成,不仅织密了“15分钟健身圈”,也让绿色生活触手可及,成为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城市治理的精度,直接影响民生服务的温度。赛罕区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结合辖区道路功能定位与居民需求,以“一街一景”“一园一韵”为设计原则,持续推进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从车水马龙的鄂尔多斯大街,到书香氤氲的大学东街;从商贾云集的学苑街,到绿意葱茏的锡林南路……一条条主次干道及沿线节点焕然一新。曾经杂乱或荒废的碎片化空间,经过系统规划与精细运营,如今已变身集生态、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活动空间,真正实现了“小空间”服务“大民生”。

2025年,赛罕区重点完成港湾游园、丁香游园、亿利生态城游园3处游园的绿化提升,新增绿化面积达7.2万余平方米。这些“家门口的公园”各具特色:清晨的港湾游园里,晨跑者踩着步道穿梭在绿植间,运动活力与自然生态相映成趣;午后的丁香游园,老人们围坐在石桌旁下棋聊天,阵阵丁香花香随风飘散,成为市民放空心灵的“城市驿站”;亿利生态城游园则是“变废为宝”的生态典范,通过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铺设步道,搭配本土耐旱植物,打造出低维护、高韧性的绿色空间;银河社区口袋公园充满人文关怀,不仅设置了无障碍坡道,还专门开辟“邻里文化墙”,展示居民手绘的社区故事;玉带岛口袋公园以“水韵灵动”为特色,通过人工微湿地净化雨水,菖蒲、睡莲间蜻蜓点水,生机盎然。

“每次路过这些口袋公园,看到老的少的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子,不同的景色换着看,心里就敞亮!”家住大学东路社区的王大爷说。
“口袋公园不仅要‘颜值在线’,更要‘实用好用’。”赛罕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为精准匹配全年龄段市民需求,我们建立了‘居民点单、部门接单、公园落单’的建设机制。每个口袋公园都会配备儿童游乐设施、成人健身器材、带靠垫的休闲座椅和遮阳廊架,部分游园还增设了应急呼叫按钮和手机充电接口。”通过景观优化、设施更新、功能补位等方式,口袋公园的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据现场走访统计,2025年赛罕区口袋公园日均接待市民超万人次,广受居民好评。

口袋公园“点上出彩”的同时,赛罕区更注重城市绿化“面上成景”。在大黑河生态廊道,花海之约景点播种的格桑花、马鞭草形成千亩花田,每到花开时便成为市民打卡的网红地;军事主题公园南北岸两侧栽植的垂柳、山桃,春日柳丝吐绿、桃花灼灼,秋日柳叶金黄、落英缤纷;八拜湖湿地公园新栽植的独杆榆叶梅、金叶复叶槭等乔木,进一步丰富了湿地植物群落。
此外,赛罕区围绕“精设计、严摆放、细养护”要求,将花境花箱与节点绿化精细化养管深度融合,在锡林路、丁香路等主次干道摆放定制花箱90余个,在辖区广场、公园入口、道路岛头等关键位置营建花境100余处,选用角堇、羽衣甘蓝等四季花卉,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效果,既提升了视觉美感,又兼顾通行安全与生态可持续。

从“边角地”到“幸福园”,从“单一绿”到“多彩景”,赛罕区正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宜游的城市绿色画卷。未来,赛罕区将持续优化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绿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举报电话:(0471)12388-2 网上举报:neimeng.12388.gov.cn 邮编:010010 接诉即办(投诉热线):0471-12345
收藏成功,可以进入"用户中心"进行查看!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城市治理根系,将“边角地”“闲置地”转化为居民身边的绿色福祉,以口袋公园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通过“见缝插绿、精雕细琢”,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多元、生态宜人的口袋公园陆续建成,不仅织密了“15分钟健身圈”,也让绿色生活触手可及,成为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城市治理的精度,直接影响民生服务的温度。赛罕区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结合辖区道路功能定位与居民需求,以“一街一景”“一园一韵”为设计原则,持续推进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从车水马龙的鄂尔多斯大街,到书香氤氲的大学东街;从商贾云集的学苑街,到绿意葱茏的锡林南路……一条条主次干道及沿线节点焕然一新。曾经杂乱或荒废的碎片化空间,经过系统规划与精细运营,如今已变身集生态、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活动空间,真正实现了“小空间”服务“大民生”。

2025年,赛罕区重点完成港湾游园、丁香游园、亿利生态城游园3处游园的绿化提升,新增绿化面积达7.2万余平方米。这些“家门口的公园”各具特色:清晨的港湾游园里,晨跑者踩着步道穿梭在绿植间,运动活力与自然生态相映成趣;午后的丁香游园,老人们围坐在石桌旁下棋聊天,阵阵丁香花香随风飘散,成为市民放空心灵的“城市驿站”;亿利生态城游园则是“变废为宝”的生态典范,通过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铺设步道,搭配本土耐旱植物,打造出低维护、高韧性的绿色空间;银河社区口袋公园充满人文关怀,不仅设置了无障碍坡道,还专门开辟“邻里文化墙”,展示居民手绘的社区故事;玉带岛口袋公园以“水韵灵动”为特色,通过人工微湿地净化雨水,菖蒲、睡莲间蜻蜓点水,生机盎然。

“每次路过这些口袋公园,看到老的少的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子,不同的景色换着看,心里就敞亮!”家住大学东路社区的王大爷说。
“口袋公园不仅要‘颜值在线’,更要‘实用好用’。”赛罕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为精准匹配全年龄段市民需求,我们建立了‘居民点单、部门接单、公园落单’的建设机制。每个口袋公园都会配备儿童游乐设施、成人健身器材、带靠垫的休闲座椅和遮阳廊架,部分游园还增设了应急呼叫按钮和手机充电接口。”通过景观优化、设施更新、功能补位等方式,口袋公园的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据现场走访统计,2025年赛罕区口袋公园日均接待市民超万人次,广受居民好评。

口袋公园“点上出彩”的同时,赛罕区更注重城市绿化“面上成景”。在大黑河生态廊道,花海之约景点播种的格桑花、马鞭草形成千亩花田,每到花开时便成为市民打卡的网红地;军事主题公园南北岸两侧栽植的垂柳、山桃,春日柳丝吐绿、桃花灼灼,秋日柳叶金黄、落英缤纷;八拜湖湿地公园新栽植的独杆榆叶梅、金叶复叶槭等乔木,进一步丰富了湿地植物群落。
此外,赛罕区围绕“精设计、严摆放、细养护”要求,将花境花箱与节点绿化精细化养管深度融合,在锡林路、丁香路等主次干道摆放定制花箱90余个,在辖区广场、公园入口、道路岛头等关键位置营建花境100余处,选用角堇、羽衣甘蓝等四季花卉,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效果,既提升了视觉美感,又兼顾通行安全与生态可持续。

从“边角地”到“幸福园”,从“单一绿”到“多彩景”,赛罕区正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宜游的城市绿色画卷。未来,赛罕区将持续优化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绿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