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
区政府文件 字体(    )  打印

2022年回民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回民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四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2017年以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亿元。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四五”工作良好开局。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全区建档立卡59户118人全部脱贫。11个农村合作社成立壮大,5个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中央第一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全部办结,顺利完成59个村(社区)、11628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工作有效落实。完成国土生态修复治理1080亩,森林覆盖率扩大到39.3%,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积极成效。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通过财政自筹、债务重组、资产抵顶等方式,累计化解债务13.49亿元,超额完成历年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

——服务业潜力不断释放。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中山西路商业规模逐步扩大,营业面积达到122万平方米,入驻商户5519家,15个大型商场差异化发展,年均营业额突破100亿元。成吉思汗西街消费业态更加丰富,万达广场成为城市西部地区的新兴消费中心。海拉尔西街汽车和机电贸易产业链不断完善,成为辐射西北的重要集聚地。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互为补充,迅速壮大。文旅融合激发活力。乌兰夫纪念馆、莫尼山非遗小镇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乌素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森林乡村,“杏坞番红”知名度不断扩大,红色游、文化游、生态游相融相促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四年累计接待游客84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

——城乡面貌日益改善。城区功能品质逐步提升。累计完成54个老旧小区和3个棚户区改造,富丽华庭、慧谷臻园等18个精品住宅项目建成入住。新增公园面积12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进园”逐渐成为居民生活日常。巴彦淖尔高架路二环内路段全线贯通,新建改造48条市政道路,打通14条断头路。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快速路、主次干道为一体的交通体系,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全面落实,噪音污染、户外广告、马路市场整治成效明显。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效率不断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助力首府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开展“干干净净奔小康”行动,农村户厕改造完成3686座。村村通公交目标如期实现,1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完成,农村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得到极大改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启。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政策有效落实,51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顺利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47个房地产遗留项目“办证难”问题全部办结,27748户居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公共服务更加完备。教育资源布局持续优化,新建4所中小学幼儿园,组建11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公民同招”,人民群众享受教育机会更加均等、更加公平。62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达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健康回民区行动深入实施。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75%左右,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景不断实现,获得感持续增强。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平安建设取得实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打掉涉黑涉恶等犯罪团伙14个。因地制宜建立基层网格537个,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域覆盖。“六心合一”三级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体系初步建成,做到了源头预防,减少了基层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青橙紫苑、工农兵路筒子楼等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950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及时办结,群众所忧所急所盼问题得到解决。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妥善处置“非洲猪瘟”“620燃气爆炸”等突发事件。市场监管持续加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累计完成30架国际航班、5911名分流旅客的应急保障任务。隔离管控中高风险地区返呼人员1255人、密接次密接人员4060人,做到了人员管控全覆盖、工作人员零感染、应急转运无差错,成功阻断了疫情扩散蔓延。

四年来,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接诉即办”热线、人民网网民留言、社会舆情信息及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为100%。此外,“七五”普法、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务顺利完成。审计、税务、消防、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人民武装、志愿服务、机关事务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这一年是回民区经受考验最多的一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多次冲击,给我区三产为主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加之繁重的化债任务、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交织叠加,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面对重重困难,我们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举全区之力战疫情、保民生、化债务、促发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保持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9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660元,同比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7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2亿元,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稳增长,动能转换取得明显进展

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山西路商圈成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振华广场成功占据全市高端消费市场,“民族星云里”引进45家首店、旗舰店和城市独有品牌店,首店经济效应初步显现。天元商厦宝洛尔旗舰店落地运营,汇聚了15个国家、3000余种免税商品。维多利集团实现精品化转型,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直播带货、网红打卡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各层级需求和生活服务供给得到进一步满足。海拉尔西街商圈繁荣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新趋势,恒茂汽车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汽车交易年销售额实现近100亿元。物流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畅储运等物流基地初具规模,快递分拨中心服务覆盖全区,群众生活更加便捷,消费选择更加多样。

农文旅产业加速融合。大青山前坡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相辅相成,成功举办“杏花节”“非遗日”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段家窑村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莫尼山非遗小镇等3个景区成为“自治区网红打卡地”。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交融交织,段家窑村200亩桑产业示范基地、乐谷丰千亩黄芪基地建成运营,奇乐乐科技生态产业园和活力小镇开工建设。

创新驱动效能提升。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个,孵化小微企业70家。全面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合作,与内蒙古财经大学、农业大学共同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名贵中药材试验示范种植基地。众环工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油气钢管加工成功申报“科技兴蒙”合作引导项目,产学研协同发展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新亮点。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优环境,投资拉动取得明显成效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75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实现了“一门办理”。全面开展“蒙速办”业务,43个依申请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6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倾心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99项自治区赋权事项下放至乡镇和街道,“就近办”服务更加便捷。全面落实便民利企9条措施,新增市场主体8128家,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借助首府融入“四大经济圈”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坚持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共对接92家企业,签约66个项目,家家悦集团维乐惠超市等20个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强化项目事前服务、事中事后监管,39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年度投资预计完成48亿元,项目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强基础,宜居水平取得明显提升

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了电厂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标准,高质量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惠及居民1.2万户。新开工建设金地九韵风华、碧桂园星耀等高品质住宅小区,打通了车站西街西延段等6条断头路,完成了文化宫西巷等13条街巷提升改造,消除了出行“堵点”,畅通了微循环,改善了居住环境。

城乡管理更加精细。扎实开展城市“序化、净化、美化、亮化”行动累计施划1.4万个停车位,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城中村城边村、背街小巷等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建成42座垃圾分类厢房和小型投放站,全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启动运营。新建20公里绿道、33处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25.5万平方米,完成了4条城市主干道街景美化亮化,居民绿色获得感明显提升。

生态保护不断加强。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有效提升,扎实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工作,完成5520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4家供热企业锅炉达到限值排放标准。水环境保护成果突出,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51家汽修门店全部关停。河长制工作有效落实,累计巡河近2000次,清理河道19.5公里,困扰乌里沙河西侧厂汉板平房区200户居民多年的污水外溢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土壤污染防治成果得到巩固,农业控肥、控药、控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5000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谋福祉,民生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社会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8785人,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安置17名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为270名退役军人解决就业,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039人。城乡低保救助金、“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足额发放,惠及居民1.5万人,各项救助政策有效落实。完成了25家养老服务试点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氛围日益浓厚。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总投资2.76亿元的四十中、太平街小学分校等6所校园开工建设,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任务圆满完成。公开招录教师59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成功举办全国“万物启蒙”班级课程共同体建设实践峰会,荣获教育部授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回民区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二级文化馆。成功举办第十届乌素图杏花节,组织开展各类惠民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350余场次。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基层医疗水平和诊疗能力稳步提升。组建完成社会心理服务专家人才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绩突出,37家单位被评为市级以上示范单位。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得到保障。有效落实主动接访、带案下访工作制度,309件中央第八巡视组交办案件、43件重点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历时8年之久、涉及2404名群众切身利益的原内蒙古大商城项目遗留问题圆满解决,依法退还业主购铺本金6.05亿元,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近万名干部职工和医护人员投身抗疫一线,高效率完成两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和一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任务,实现了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疫苗接种安全有序,累计接种53.47万人次。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圆满完成133名额济纳旗治愈确诊患者集中隔离和转运任务,妥善处置冷链物流、邮件快递等7起涉疫突发事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会各界踊跃捐资捐物,人民群众主动配合,广大志愿者默默奉献,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守护了万家灯火、一方平安。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提效能,执政能力取得明显提高

政治建设持续强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累计完成164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启动实施。专家决策咨询、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政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更加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调解成功率位列全市第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

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过“紧日子”。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深入落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部廉政教育和管理持续加强。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审计监督实现了全覆盖。

各位代表!

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4次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回首过去四年,全区上下心怀感恩,不负使命,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用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厚实的履职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回民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回民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职以来的奋斗历程深刻启示我们: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我们坚定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最大依靠。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谋划工作的纲与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这是我们不断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大动力。

——必须坚持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以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成果和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汇聚起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磅礴伟力。

——必须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人民心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必须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干得出色、干得出彩,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扩大投资、提振消费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还不够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还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担当意识、服务本领有待提升,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将迎来一系列重大机遇。国家“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都将为回民区带来极为重要的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发展支撑力。我们要牢牢把握自治区支持首府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首府融入“四大经济圈”,争创“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建设“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力争到2026年,建成经济实力更雄厚、创新引领更突出、生态环境更美好、城乡发展更协调、人民生活更富裕、治理体系更完善的首府城区。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按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培育“四大产业集群”,开展“三大提升行动”,完善“三大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城区、绿色生态宜居发展城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城区、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城区”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回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一、精心培育四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以“专精特新”为特色的商贸业集群。重点做好海拉尔西街商圈“专业化”文章。依托内蒙古之星、京源港汽配城等企业,延伸汽车贸易产业链,打造内蒙古最高端汽车综合贸易服务中心。依托金海国际五金机电城集聚效应,引导平台发展、电商发展、跨地域跨国境销售,打造一流的五金机电交易中心。重点做好中山西路商圈“精品化”文章。围绕打造首府“最优商贸圈”的定位,持续提升商圈品质。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打造精品街区、精品商场、精品体验,加快发展城市首店经济,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形成时尚购物、休闲娱乐、灯光夜市为一体的精品商业街。重点做好成吉思汗西街商圈“特色化”文章。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方对万达商业步行街进行全领域改造,通过改善设施、完善功能、丰富业态等方式,大力繁荣夜间经济和户外经济,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打响特色街区知名度。重点做好新华西街商圈“新型化”文章。充分整合电厂片区、金海园区、政府西侧地块近6000亩土地,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区,培育首府西部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培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引入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低碳绿色总部企业,发展地铁经济、连锁经济、线上经济。充分利用新华广场商业写字楼、金海中央商务区等中心集聚优势,吸引金融保险机构、企业区域营销中心、研发中心入驻,鼓励区域性商会、行业协会落户办公,增强企业集聚联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壮大总部经济。

培育以文体旅游健康养老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立足“一山一河”资源禀赋,全力打造宜游城区。依托大青山前坡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旅游重点村、莫尼山非遗小镇、乌素图召、井尔梁高山草原等人文自然景观,以敕勒川草原文化为主题,延伸“文旅+”产业链,重塑“千年白道川魅力回民区”品牌。依托乌素图河两岸空间资源优势,围绕规划占地面积800亩的祥生文旅城,以休闲康养、科普娱乐为主题,重点布局温泉酒店、水乐园等文旅产业,打造辐射西北地区、连接首府东西部的特色文旅集聚地。

培育以区域集散分拨中心为目标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充分借助首府成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契机,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依托龙头物流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工程建设,构建以重点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点为支撑的绿色安全现代物流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推动物流、加工、商贸等联动发展,将回民区打造成为区域性分拨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城市快消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立足首府、辐射周边、面向西北的综合性物流基地。

二、深入开展三大提升行动,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环境

推动生态保护再提升。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开展“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守护好大青山天然生态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助力首府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持续用力抓好中央新一轮生态环保督察及自治区“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83%以上。全面落实“四水四定”“河长制”要求,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二级水源地保护,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有序推进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新优势。

推动城市品质再提升。紧紧抓住首府列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机遇,加快完善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编制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网络和生态系统,打造宜居城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杜绝大拆大建,全面完成245个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区水气暖、强弱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完善城区路网,全面消除“断头路”。加快推动城镇绿化建设,继续实施游园绿地改造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社区绿化,全面提升绿化管护养护水平。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积极推行静态车辆管理、垃圾分类等市场化运作,努力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全面开展“美丽街区”“精品街道”“绿色社区”环境卫生提升行动,打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宜居城区,助力首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再提升。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释放农业农村要素活力,继续稳定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丰富乡村生态经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坚持长效管护,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三、健全完善三大服务体系,夯实共同富裕民生基础

健全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构建三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宜业城区。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全面推行医养康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力打造宜养城区。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支持面向社会大众的托育服务项目,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全力打造宜学城区。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新建续建9所中小学和7所幼儿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传承保护。加快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现社区“十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扎实推进健康回民区建设,打造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不断壮大医疗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因地制宜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持续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应急防控能力。不断提高“接诉即办”案件处办率,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2年工作建议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风险挑战更多,形势更为复杂,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的机遇和利好因素也更多。我们必须要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机遇意识,扬长避短,借势发力,乘势而上,抓产业、重招商、强基础、惠民生,在稳的前提下实现进的目标,扎扎实实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开拓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发展,深入落实“三新”要求,下大力气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打造“首府最优商贸圈”。

做优做强特色商贸业。立足“三大优势”,开展“升级一批、培育一批、集聚一批”专项行动。立足首位产业优势升级一批领军企业。继续加大振华广场、民族商场、维多利集团等改造升级,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丰富场景搭建,逐步发展高品质首店和旗舰店经济。创新天元奥莱活力港与宝洛尔跨境电商融合模式,打造自治区级跨境电商集聚区。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培育一批新产业启动实施华能国际能源先行区(北方中心)一期项目,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立足汽车贸易综合服务优势集聚一批新企业创新“一站式”汽车购销模式,积极引进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集聚地。规划升级彩虹桥二手车交易中心,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二手车交易中心。

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紧紧抓住京津冀产业转移、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等机遇,大力引进科技研发、数字经济等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充分运用全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盘活利用闲置楼宇,推进贝壳公司、国美电器、万达院线、国际外贸等一批区域总部落户我区。支持屈臣氏、家家悦、国大药房等现有总部企业拓展异地业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化提升文旅产业。充分利用大青山前坡天然生态屏障,启动实施投资1.2亿元的敕勒川万里茶道老街项目,打造非物质文化创新产业基地和特色小镇。推进元山子村奇乐乐奇幻谷、奇乐鲜农项目建设,通过流转土地,引进改良大杏品种,打造设施化、规模化生态林果产业园。加快推进总投资7亿元的水乐园项目建设,填补首府大型室内水上乐园空白。全面打响四季游、全域游品牌,举办好春季杏花节、夏季采摘节、秋季丰收节、冬季冰雪节,让回民区旅游一年四季都热起来。

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京包铁路、G6高速公路、110国道形成的过境物流通道,鼓励和支持现有物流企业通过整合搬迁,进一步优化资源、扩大规模,建设城市快消品物流园和区域物流分拨中心,提升区域快件集散能力和快递服务能力,带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引进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推动万惠、昌隆等大型市场改造升级,优化提升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现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等全流程无缝对接。健全完善商品溯源物流体系,实现“蒙冷链”赋码率100%。

二、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把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充分激活老城区后发优势,举全区之力招商引资,以高品质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动投资稳步增长。启动实施总投资221亿元的碧桂园二期、天通堡等3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积极培育36个区级储备项目,形成阶梯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六个一”工作机制,提供按需定制、随时在线服务,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手续等问题,确保在谈项目尽快落地、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建成项目尽快投产。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聚焦“四大产业集群”目标任务,加强政策研究和前瞻布局,解决“净地不净”问题,进一步加大腾退土地力度,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锚定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推动家乐福超市、北汽新能源汽车、哈公司区域总部等15个项目落地实施。持续开展“三访三促三提升”行动,做好已签约企业的服务保障、未签约企业的跟进落实。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以强力举措攻坚破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由点上攻坚向面上突破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双随机、一公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办事不求人、投资更舒心”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

因地制宜修补城市、清洗城市、整理城市、点缀城市,建设有颜值、有内涵、有品位的幸福美丽家园。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强化城乡规划刚性约束。加大城区改造力度,高标准完成5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橡机厂、彩印厂等危旧平房区征收改造,启动电厂区块298亩土地整理和12万平方米回迁小区建设。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巴彦淖尔高架路北二环至北三环段建设,打通乌兰牧骑宫南巷等3条断头路,改造果园西路等31条街巷。建设20公里绿道、50处口袋公园,对中山西路、成吉思汗西街等4条道路进行街景提升。完成7万户居民燃气技防设备安装工程,保障居民用气安全。

创新城市运营管理。围绕首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城市“十乱”专项治理,继续推进文明交通专项整治,增设2000个停车位。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逐步实现物业市场化运营。重点打造中山西路商圈、万惠农贸市场两个精细化管理示范点和1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新启用17座垃圾转运站。持续加大环卫机械设备投入力度,扩大作业范围,力争道路机扫率达到90%。全面完成小街巷清扫保洁体制改革,有效提升环卫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开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局面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在建设美丽乡村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文明城区。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以万亩杏园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林下花卉、药材种植,打造新型农业综合体。落实好耕地保护硬措施,持续推进日光温室建设和标准化改造,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强就业和产业帮扶,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7.7万亩天然林保护、1万亩低质林改造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不懈抓好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持续巩固霍寨沟矿山治理及生态修复成果。加快推进乌素图河道整治工程,提升彩虹桥两侧河道生态景观。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交出一份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经济更绿色的生态答卷。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群众“心肺之患”,全面开展高污染禁燃区燃煤散烧“清零”行动,实现清洁取暖改造“全覆盖”。加强挥发性有机物和餐饮油烟排放治理,确保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自治区考核标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完成一级水源单井置换,强化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监管。深入落实“河长制”,完成10处雨污水管网混流混接治理工程,确保河道断面水质监测稳定达标。规范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处置监管,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五、谱写新时代人民幸福新篇章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要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保持财政支持民生强度,托住“民生底”,暖好“群众心”。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扎实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退役军人权益保障、优待抚恤、就业安置等工作。储备1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解决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问题。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深化校企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新建贝尔路小学西校区、祥生东方樾幼儿园,完成四十中、太平街小学分校建设,确保铁三小、六幼及其两所分园投入使用。着力引进名校资源,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打造教科研交流平台,评选一批名校长、名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专业技能。

着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好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建设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举办“美丽青城助力冬奥”冰雪活动,打造体育主题公园和体育生活化社区。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启动实施回民区医院迁建项目。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3个自治区卫生单位、5个市级爱国卫生达标单位。健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常态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积极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拓展普惠托育服务,完成3所托育园建设任务。加强人民武装,推动军民融合,深化双拥共建,做好消防救援、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志愿服务、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

六、推进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大平安体系,确保各民族更团结、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呵护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荣誉,力争创建28家市级示范单位,助力首府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速推进街道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网格管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全区市域治理联动效应。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开门接访、重点约访、主动下访制度,强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重复访案件。多措并举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健全和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联动机制。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强化“接诉即办”工作,高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筑牢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牢牢守住社会安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展现人民满意政府新作为

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面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效能,创造让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用依法行政提升执政水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决策咨询机构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下功夫解决政务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树立法治政府新形象。

用狠抓落实促进作风转变。坚持把人民满意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紧盯事关全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大力推行“闭环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把改进作风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健全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让新担当蔚然成风、新作为层出不穷。

用严明纪律树立规矩意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作好示范表率。健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廉洁自律,树立底线思维,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实际行动和崭新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启航。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起点,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我们信心如磐,意志如铁;有全区43万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精神振奋,豪情满怀;有各级党员干部的勇担使命,我们斗志昂扬,一往无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拼搏实干、砥砺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谱写回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两个屏障”指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两个基地”指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一个桥头堡”指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2.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公民同招“阳光招生”指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入学原则,坚持户口簿和居住地房产证一致者优先安排入学“阳光分班”指按要求张贴分班流程,公布教师配备。“公民同招”指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3.“六心合一”:指在回民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设置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大数据中心、警务联动中心,形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平台,旨在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4.首店经济: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匹配,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5.产学研: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6.融入“四大经济圈”:指加快建设“首府都市圈”、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全力推动面向俄蒙欧“对外开放圈”。

7.“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8.“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9.“五个认同”:指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0.争创“三个城市”:指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11.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指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区域现代消费中心、区域休闲度假中心。

12.建设“五宜城市”:指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

13.“四水四定”:指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14.“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15.“三新”要求:立足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16.“六个一”:指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套项目推进班子、一个项目推进方案、一线推进、一抓到底。

17.“三访三促三提升”:指走访包联地区群众,促进重点民生事项解决;走访包联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走访包联重点项目,促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切实提升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营商环境。

18.“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9.城市“十乱”:指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